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產業觀察

產業觀察

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5G“年檢”優異,直掛云帆濟滄海

【發布日期:2020/10/26 11:25:30】  【來源:人民郵電報 姚春】

建成開通5G基站60萬個、5G連接數超過1.5億、5G行業應用百花齊放、5G產業鏈齊頭并進……

20191031日正式啟動商用以來,中國5G在迎來商用一周年之際交出了一份“搶眼”的答卷,以領跑者的姿態站在了全新的起點上。一方面,中國5G乃至世界5G目前仍處于導入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前進成為“新常態”;另一方面,與以往各代移動通信技術中國均晚于國際商用不同,5G時代中國與國際同步發展并且以特有的“中國加速度”跑步進入了無人區,肩負起為全球5G產業探路的巨大責任。

在商用一周年取得“亮麗”成績單之后,中國5G雖然信心大增但也倍感壓力。那么,中國5G如何持續領跑?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日前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中國5G商用一周年交出了全球矚目的周年答卷,中國5G目前已經領先于世界發達國家;與此同時,中國5G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前幾代相比更為嚴峻,尤其是在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加劇下,5G仍然需要長期負重前行,需要持續創新去開拓更大的應用空間?!?/span>

超出預期:

5G時代中國首次領跑

截至202010月中旬,中國開通5G基站60萬個、5G連接數達到1.5億,均居全球首位?!?/span>5G發展比預期快是正常的”“,鄔賀銓指出,“今年疫情初期對5G造成了影響,但后續助推了5G前進,今年年底前5G基站數量還會再增長10萬而達到70萬個左右?!?/span>

目前,中國5G發展已經領先于除韓國之外的發達國家。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各代移動通信技術中國在商用上均落后于國際不同,中國在5G時代終于實現了領跑?!?/span>1G時代中國比國際最早商用時間晚了6年,2G晚了3年,3G晚了6年,4G晚了3年,5G是同步的?!编w賀銓強調。

在商用起點上的國際同步,為中國的5G產業鏈贏得了發展機遇。中國5G商用開始的網絡設備即以國產為主,手機也基本為國產品牌。其中,盡管華為遭遇了美國“實體清單”的限制,但5G網絡設備、基站不會受到影響,終端芯片目前來看仍有儲備,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不大。而在5G標準領域,中國產業界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5G R15以及R16標準中,中國企業的貢獻率均超過了三分之一,保持了領先。此外,中國也在全球率先啟動了5G 獨立組網(SA),不僅在5G商用之初建設NSA網絡的同時就開始了SA試驗,而且今年新建5G網絡都采用了獨立組網。

投資回報:

5G至少與4G相當

一段時間以來,由5G基站價格高、數量多、能耗高而導致的5G投資成本過大的言論甚囂塵上,引發了人們對于5G投資回報狀況會比4G差的質疑。然而,拋開發展階段而進行的比較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發展初期的5G基站與非常成熟的4G基站,原本就處在不同的維度上,并不具有可比性。而投資回報要看綜合支出與綜合收益,任何片面的比較都會產生“一葉障目”的后果。鄔賀銓表示:“5G的投資回報會比4G還好一些,或者至少是相當,不會出現投資無法收回的情況?!?/span>

5G基站價格而言,5G基站單位信道的價格其實是下降的。事實上,由于5G系統的復雜性要高于4G,因此基站的成本客觀來看的確要高于4G?!霸谇皟赡?/span>5G試驗時,發改委將5G基站定價為4G的三倍,即便如此單位信道的價格也是便宜的?!倍?,伴隨著5G規?;l展,5G基站的成本會不斷下降,現在其實相比最初已經下降了不少。

5G基站數量而言,5G基站數量并不會達到4G2~3倍。一方面,5G網絡覆蓋將是按需覆蓋,即“哪兒需要覆蓋哪兒”,只有在大城市的人口密集區才會達到4G基站的2~3倍,農村覆蓋仍將以4G為主;另一方面,5G網絡覆蓋會采取“宏站+微站”的方式,估計宏站數量會與4G相當,基站總數超過4G,但肯定到不了2~3倍。而且在WiFi6可用的場景,還可以省去布放5G微站與室分系統。特別值得注意的是,4G時代是三家運營商各自建設4G基站,5G時代采用的共建共享策略也將減少基站數量。

5G基站能耗而言,不僅單比特能耗低于4G,而且引入自適應AI技術的創新方案(如基站休眠)、液冷以及自然冷卻等方式,正在助力5G網絡進一步降低能耗。例如,64T64R5G基站可支持10Gbps/810W,換算可得能效為0.18W/GB,而4T4R4G基站的能效則為5W/GB。針對基站休眠這一創新方式,鄔賀銓算了一筆賬:“移動通信業務一天之間的峰值和平時相差三倍,如果平時的能耗實現三倍的節省,那么總能耗就可以持平?!敝档米⒁獾氖?,我國三家電信運營商2018年電費占收入的比例,有的占3%左右,有的占4%左右,歐洲國家平均為1.5%,發展中國家是4%~5%,全球平均為2%。之所以我國運營商電費占收入的比重要比全球平均水平高一些,在于我國的基站密度更高。例如,每萬人平均的基站數,美國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美國基站數少會影響到服務性能。

“綜合考慮宏站和密集微站的建設、運維等因素,5G綜合成本是4G4~5倍,運營收入將超過4G6倍”,鄔賀銓給出了這樣的數據,“5G的投資回報會比4G還好一些,或者至少是相當?!?/span>

兼顧行業與消費者:

5G比4G面臨更大挑戰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跋啾?/span>4G,5G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要作為數字經濟的引擎,賦能千行百業?!编w賀銓強調。

在面向消費者的應用方面,5G仍需不斷探索。5G的超寬帶能力還需要由相應的超清和VR/AR的內容來體現;5G還需要加快包括室內的網絡覆蓋才能使用戶獲得較好的體驗;5G還需要加大低成本終端的開發力度,從而加快5G業務的普及。

4G主要面向消費者不同,5G既要滿足消費者的共性需求,又要契合行業的個性化需求,必然會“更難一些”。鄔賀銓指出:行業需求是個性化的,5G需要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去深耕;未來前景廣闊,但起步要比4G難得多,既需要行業內部的動力,又需要運營商的協同。

5G賦能千行百業,尤其是驅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還需要通過與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緊耦合來實現?!安皇怯辛?/span>5G,工業互聯網就解決了,5G的作用是聯接物聯網、云計算與人工智能?!迸c此同時,“工業與5G連接,并不意味著把手機綁到生產設備上就可以了”,5G工業模組必不可少,并且需要在滿足通用場景的共性需求和專用場景的個性需求之間找到平衡。

5G+工業互聯網,還需要攻克工業App這一短板?!皼]有工業App,那么5G賦能就只能停留在‘裸機’狀態,因為沒有應用。與消費者使用的App具有共性不同,工業App要滿足個性化需求,例如節能降耗、生產安全、產品效率以及減少人員等不同行業的訴求,都需要對應不同的App?!编w賀銓指出。目前,由于“懂IT的不一定懂工業,懂工業的不一定懂IT”,導致工業App的開發面臨很大挑戰?!暗@一方向是對的,也是必須要走的路,需要十足的耐心以及投資的激勵”。

5G的社會貢獻遠遠超出通信行業的效益,從國家長遠利益來看,5G作為數字經濟的新引擎責無旁貸”。鄔賀銓最后強調。相對十年一代的技術生命周期而言,中國在5G發展初期的領先只是一個新的開始,領跑必然面臨著探路、試錯的風險。對于中國5G而言,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是唯一的選擇。


上一條:行業觀察丨網絡安全威脅加速滲透 安全產業進入快速成長期
下一條: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通知公告

更多>>

網上辦事

更多>>

掃一掃 關注微信公眾號

久久久久久精品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