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政辦〔2021〕26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2021年數字福建工作要點》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5月26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21年數字福建工作要點
2021年數字福建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圍繞新時代數字福建建設,加快編制出臺“十四五”數字福建專項規劃,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加快建設“數字應用第一省”,強化營商環境建設信息化支撐,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注入強大引擎。
一、高水平建設數字政府
(一)整合優化政務網絡和政務網站。將現有政務信息網、政務外網、無線政務專網、政務內網整合為上下貫通、橫向到邊的政務信息網和政務內網“兩張網”,統一運維管理,建設全省一體化協同辦公和移動辦公平臺,推廣省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實現全流程無紙化辦公和移動辦公。按照適度超前、留有余地原則,依托“中國福建”門戶網站,建設政務服務“一張網”總門戶,優化網站界面設計和用戶體驗水平,實現“對外好辦事,對內好辦公”。(責任單位:省數字辦、檔案局,省直各有關單位)建設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內部辦公系統與省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的數據通道。(責任單位:省數字辦,省委辦公廳、機要局、保密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
(二)優化升級省網上辦事大廳和閩政通APP。制定政務服務旗艦店建設標準規范以及自建辦事系統接入標準,開發省級行政審批電子文件歸檔系統。推動各級各部門已建APP和第三方平臺公眾號、小程序等以“政務小程序”入駐閩政通APP。建設全省便民服務統一支付入口。優化政務服務適老助殘功能。(責任單位:省審改辦、數字辦、經濟信息中心)
(三)推進“省內通辦”“跨省通辦”“自助辦”“一次辦”。加快落實電子證照跨省互認,建設跨省跨區域通辦審批系統和線上線下服務專區。建設全省政務自助終端通辦平臺,實現隨時辦、就近辦、自助辦。推進“一業一證”改革,扎實推進“一件事”套餐服務。(責任單位:省審改辦、數字辦、經濟信息中心,省直有關單位)
(四)推廣“互聯網+監管”應用。加快省級部門自建監管系統與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對接,推動各行業監管部門依托省“互聯網+監管”系統開展應用。打通網上辦事大廳、“互聯網+監管”系統、網上行政執法平臺以及兩法銜接平臺業務融合通道。(責任單位:省數字辦、審改辦、司法廳、市場監管局)
(五)啟動智慧政法建設。建設智慧政法一體化平臺,推動政法部門業務協同應用和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應用。深化“雪亮工程”建設聯網應用,建設智慧檢務。(責任單位:省委政法委,省法院、檢察院,省公安廳、司法廳、信訪局,省安全廳)
(六)提升統一平臺支撐能力。建設統一業務協同平臺,完善社會用戶實名認證和授權平臺,建立全省統一電子簽名體系。建設政務云統一密碼服務平臺,加快信創云建設。建設數字福建區塊鏈應用技術服務平臺。升級改造省政務電子印章服務平臺。(責任單位:省數字辦,省委機要局,省經濟信息中心)
(七)提升部門信息化水平。優化省金服云平臺功能,推進生態云平臺3.0、福茶網產業平臺、醫保信息平臺、國企在線監管系統、水利數字化監管能力提升工程、社??ā耙豢ㄍā?、金審三期、民政“一網通”、退役軍人“一體化”、智慧應急、智慧信訪、智慧林業、智慧文旅、智慧郵政、智慧校園等一批行業部門綜合性平臺建設。(責任單位:省直有關單位)
二、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八)加強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建立健全數字產業重點攻關技術目錄(庫),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一批國家級、省級科技重大項目,加強高端芯片與元器件、核心算法與特色軟件、基礎材料與關鍵零部件等核心技術攻關。實施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提升“領航計劃”,加速數字經濟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和轉化。(責任單位:省科技廳、工信廳、知識產權局)
(九)建設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高標準建設省創新研究院和省光電信息創新實驗室,建成70個以上數字經濟領域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加快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廈門中俄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建設。推進省內信創產品入圍國家目錄,穩步實施信創工程。(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發改委、數字辦、工信廳,省委機要局)
(十)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深入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建設5個以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新增500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實施“5G+工業互聯網”創新工程。推動廈門、泉州、龍巖、漳州等地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爭取設立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福建分院、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福建分中心。(責任單位:省工信廳、數字辦,省通信管理局)
(十一)培育引進數字龍頭企業。編制數字經濟產業圖譜,制發重點數字經濟產業招商目錄,制定針對性政策,吸引一批國內外龍頭骨干企業落地我省。實施數字經濟閩商回歸工程和優質創新企業培育行動,培育形成2000家以上數字經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創新企業。(責任單位:省發改委、工信廳、科技廳、數字辦)
(十二)做強做優平臺經濟。按照重組提升一批、扶持壯大一批、“一企一策”引進一批、研究策劃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國領先水平的行業平臺。推動福州、莆田建設平臺經濟示范區。(責任單位:省數字辦,省直有關部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十三)推動數字產業集聚發展。實施數字經濟園區提升行動,重點打造10個以上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打造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支持創建福州區塊鏈經濟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廈門軟件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數字辦、工信廳、商務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十四)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國家級試點縣建設,創建一批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完善農村智慧物流體系,大力推廣農產品網絡銷售。推進糧庫智能化。(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數字辦、糧儲局)
(十五)發展消費新業態。完善“互聯網+”消費體系,大力發展“網上餐廳”“直播+”“云逛街”。鼓勵實體商業發展直播電商、社交營銷。在長樂、倉山、武夷新區等地建設一批網絡直播視聽產業基地。(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局、商務廳)
(十六)持續推動峰會對接項目落地。建立常態化的對接推進落實機制,加強項目要素保障,推動數字項目盡快落地建設。建設省級數字技術應用場景滾動推進項目庫,健全省級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征集、評審、發布、對接、落地工作機制,開展數據招商、場景招商、精準招商。(責任單位:省數字辦,省直有關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加快數字社會建設
(十七)助力疫情常態化防控。建設疫情防控信息平臺、省級疫情防控統一數據庫和省級通信大數據平臺。健全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及信息直報系統。推進疫情防控數據與社會治理數據高效便捷共享,助力社會治理水平提升。(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數字辦、衛健委,省通信管理局)
(十八)拓展“福建碼”應用。將“八閩健康碼”升級為“福建碼”,統籌電子身份證、電子健康卡、醫保電子憑證、電子社??ǖ燃夹g標準,實現一部手機全省就醫;整合民生服務資源,構建運動、旅游、文化等高頻場景應用。(責任單位:省直有關單位)
(十九)實施“互聯網+社會服務”行動。推動社會服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互聯網+社會服務”平臺。建設一批數字校園和智慧校園。升級完善“全福游”APP,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區。推進氣象預警信息精準發布。建設“數字體育”服務平臺。(責任單位:省教育廳、文旅廳、民政廳、體育局,省氣象局)
(二十)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實施縣域醫療衛生信息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二期),啟動省統籌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推進省屬公立醫院健康醫療數據匯聚和醫院間診療信息互通互認。(責任單位:省衛健委、人社廳、醫保局)
(二十一)實施文化數字化行動。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福建)和龍巖紅色基因數字化傳承基地。打造自主可控、傳播力強的新型網絡傳播平臺,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推進智慧廣電等工程。(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廣電局)
四、深化“數字絲路”合作
(二十二)提升數字經貿合作水平。建設“絲路海運”信息化平臺。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關簽證、物流和服務貿易等協同創新和智能應用服務功能。建設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建設省網上辦事大廳海外版。(責任單位:省發改委、商務廳,泉州市人民政府)
(二十三)建設文化交流信息平臺。建設數字“第一家園”對臺服務平臺。推動數字龍頭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數字教育平臺。開展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海絲信用服務平臺等建設。(責任單位:省臺港澳辦,省電子信息集團,福州市、泉州市人民政府)
(二十四)建設海絲空間信息港。新建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福建分中心、全球商業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網福建站。培育福州、漳州等衛星應用產業基地。加強“海絲一號”遙感衛星在農業、林業、海洋等領域的應用。(責任單位:省數字辦,省電子信息集團,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人民政府)
五、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二十五)優化提升網絡和數據中心能級。新建3萬個以上5G基站,推進IPv6規模部署。加快建設廈門鯤鵬超算中心、泉州先進計算中心、龍巖土樓云谷數據中心等重大項目。(責任單位:省工信廳、數字辦,省通信管理局,各電信運營商,廈門市、泉州市、龍巖市人民政府)
(二十六)完善安全保障能力。推進網絡和信息安全相關監管平臺和政務APP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擴容異地災難備份中心,升級政務網邊界安全接入平臺,建立網安人才培養基地。(責任單位:省委網信辦,省公安廳)
(二十七)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建立全省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搭建CIM城市信息模型。推廣應用多功能智慧門牌、智慧桿,發展智慧管網、智慧水務、智慧井蓋等。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打造“城市大腦”。建設城市級公共停車信息平臺。遴選智能網聯汽車商業應用示范區,改造車路協同信息化設施。推進5G技術在超高清視頻、工業互聯網、智慧港口、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領域應用。(責任單位:省住建廳、自然資源廳、數字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二十八)加快建設數字鄉村。開發和完善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監督舉報、農村宅基地管理等平臺。推動“互聯網+”向農村延伸,加快益農信息社覆蓋主要行政村。加快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縣建設。(責任單位: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數字辦)
(二十九)加快建設智慧海洋。構建海洋信息通信“一網一中心”。持續完善海洋綜合感知網和通信網,建設多源遙感衛星服務保障系統。加快智慧海洋大數據中心(一期)、漁業漁政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和大中型海洋漁船“插卡式AIS”項目建設。開展智慧海運、“絲路海運”氣象和海絲沿線智能港口、智慧航線服務。(責任單位:省海洋漁業局、交通運輸廳)
六、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三十)加強公共數據資源匯聚治理。編制事業單位和公用企業數據資源目錄。建立政務數據匯聚保障機制和基礎數據更新聯動機制,制定公共數據治理規則。(責任單位:省數字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十一)推動公共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全面加快全省電子證照國標改造,加強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現場執法領域電子證照推廣應用。制定省市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目錄清單,依法有序向社會開放重點領域公共數據資源。推廣應用“一人一檔”“一企一檔”對象庫。(責任單位:省大數據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十二)推進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上線省公共數據資源開發服務平臺,推出10個以上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示范應用。推進省大數據公司籌備掛牌運作。(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數字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十三)完善政策規章體系。推動《福建省大數據發展促進條例》立法,研究制定《福建省公共數據資源開放開發管理辦法(試行)》《福建省公共數據資源目錄編制規范(試行)》。(責任單位:省數字辦、司法廳)
七、強化統籌協調
(三十四)健全統籌協調機制。牢固樹立“全省一盤棋”理念,在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省數字辦統籌協調作用,健全數字福建重大規劃銜接、重大項目論證、重大協議(合約)審查、公共數據資源管控、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工作機制;指導各地各部門建立縱向銜接、橫向協同、共建共享機制,健全評估考核機制。(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數字辦,省直有關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掃一掃 關注微信公眾號